人民网评:“房叔”粉墨登场能否惊醒“闲置”的制度监督
发布时间:2012/10/15 15:21:29来源: 浏览次数:

  “表哥”风波未平,“房叔”又粉墨登场。

  21套房产可能蒙祖上庇荫,是代际积累的结果,也可能是其他家庭成员合法经营所得,在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公布之前,断言腐败固然有诛心之嫌,然而,“如果真有那么多,我肯定很高兴”的回应话音未落,相关部门已经证实网友爆料属实。矢口否认背后的心虚与玄机,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。

  面对质疑,当事官员的第一反应总是欲遮还羞、矢口否认,而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之后,往往对他们的“自证清白”形成颠覆。“表哥”也曾声明名表是用合法收入购得,现在被证实存款涉及20多家银行。“一查都是王宝森”,虽然过于绝对化、情绪化,但是类似的剧情却在接连上演。

  有人这样形容:内部监督太软、群众监督太远、纪检监督太晚。在自媒体时代,群众监督已经从远在天涯变得近在咫尺,日益成为反腐倡廉的利器。然而,通过微博爆料、网络曝光的“偶然反腐”,既不能覆盖一切腐败、制造普遍正义,更在每一次“网络的胜利狂欢”之后,酿成政府公信力危机的次生灾害:正是因为“怀疑”总是被证实,所以老百姓才会“老不信”、“老不应”,政府部门才会陷入“假作真时真亦假,真作假是假亦真”的塔西陀困境。

  “房叔”一出,相关部门才如梦初醒:为什么事前对其房产数量毫不知情?人民群众也充满疑惑:为什么制度监督总是姗姗来迟?这并不是因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健全,而是因为缺少执行和落实。从人大的立法监督、政协的参政议政监督,到检察院的司法监督、反贪局的行政监督,再到纪检部门的党纪监督,我们并不缺少权力监督的制度设计和法律框架,而是缺少制度的执行力,使很多权力监督的制度处于“闲置”状态,很难有发现贪腐的先见之明和积极主动。等到微博爆料、网络曝光之后,才启动制度力量介入调查。

  权力监督,如果少一些“制度闲置”、多一些执行落实,就不会有那么腐败官员身陷囹圄才幡然悔悟“监督缺失纵容了自己”,更无须将揭露真相的责任交付网络曝光。都说官员财产申报公开是官员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、权力与法律的较量,仔细思之,申报财产和权力监督,难道不是对官员最好的保护吗?

  广州相关部门及时回应微博爆料、积极介入调查,显示了尊重民意的可贵形象。我们期待着,“房叔”之后,制度监督能走在群众监督和网络曝光前面。
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2011-2019 美高梅·(MGM)电子娱乐游戏-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.地址:美高梅MGM电子娱乐游戏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